丹青情结,在笔下,在梦中——感受汤小铭的艺术人生
在当代广东乃至中国,又有多少位艺术家能像汤小铭、具有《永不休战》等这
样具品牌效应的作品、历经多少年还被人们如此的耳熟能详?当年那个在广西故乡出生的孩童,如今已悄然走过了68年时光。然而,任它鬓发花白,岁月老去,他的艺术步履却依旧漫溢着青春。人们至今仍看中他在艺术创作上的才气、朝气、勇气、锐气,甚至傲气。
不管发生什么,不管面对什么,他总是永远做自己的主人,把命运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勤勉——能人所不能的招数
多年前,汤小铭是以创作油画走上艺术道路的。
艺术就是一种命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他都情愿自己是艺术的创造者。只要激情尚存,信念尚存,他就不会停止心灵与艺术的对话。他非常看重的是如何最充分、最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情绪与思想。也就是说,重要的是创作过程,而非结果表达方式本身。色彩、构图、风格等元素,与艺术家的个性是一种交融,而非硬贴上去的一层外包装纸。毫无疑问,他对油画乃至近些年他正在创作之中的国画都表现出极强青睐,并且都有耀眼的闪光。
凡是熟悉他的人,都吃惊于他的勤奋,钦佩他的精力。一旦进入艺术天地,他就仿佛永远不知疲倦,有着奔腾不息的创造力。
他认为,现实生活中,但凡成功人士,各有各的招数。汤小铭说起他老师王肇民的一句话:你想画好画,出名,得奖,你就要——能人所不能(意指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人家工作8小时,你能不能勤奋工作12小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永远也不过时。
在这次我对汤小铭历时3小时的专访中,我知道了许多以前未曾知道的事情,不仅仅是艺术的,还包括他的从政体会与他的人生感悟。
经典——深植时代的精神
汤小铭曾经有一连串的作品,如表现鲁迅的《永不休战》、绘写白求恩的《满腔热忱》、表现地质学家李四光的《让智慧发光》和《孙中山》这以上四幅作品,现均存藏于中国美术馆。与此同时,《无产阶级的歌》(素描连环画)及《鲁迅在广州》也入选全国美展,亦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当人们一说起汤小铭的油画作品,都说他对油画层次的感觉很好,也有人说他素描很好、学术感到位,他以自己家喻户晓的《永不休战》等作品,在中国油画界地位确定了起来。
汤小铭对笔者说,客观来讲,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对他的《永不休战》都是很有印象的,这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应该绝对记得,在广东教材的中学课本课外美术欣赏里,也用过《永不休战》作品。更听说广西阳朔有一个读者系一位教师,在最困难的时候,当其家里挂上了汤老师所画的《永不休战》印刷品像,陪他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他的此幅作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就是这样给人以精神支持,给人以信念,让人们为信念而活着。
事实上,当《永不休战》印成单张出来后,变成了很多知识分子屋内的装饰,张海迪在对别人谈到对自己的精神鼓舞时,说汤小铭老师的《永不休战》作品中表现愈挫愈勇愈奋的鲁迅先生事迹,总给人以启迪,激励人们克服人生坎坷,实现了跨越,实现了自己人生质的飞跃!
而他的另一幅影响较大的作品《女委员》,是在1976年林彪事件之前的,当时广东省美展上和《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加上《虎门民兵》,一起被省里送全国美展。应当说,一个作者,连续三张作品一块入选全国美展,这是很有影响的一件事!而当时汤小铭才是30出头,够有才气的了!今年已68周岁的汤小铭对笔者说起30多年前的这段故事时,脸上挂满了欣慰,尚沉浸在对那段往事的甜蜜回忆之中……
汤小铭对笔者说,对于现在的年青画家来说,赶上了今天这样一个现代的好时代,真令人羡慕;他希望年青一代画家要追求艺术造诣,多在学问上下些功夫。他认为,不管别人怎么样,首先,做为自己,始终要坚守自己的艺术操守。至少在自己的学术天地里,有一方小小的净土。
淡泊——顺其自然自有公允
不少人只知道汤小铭是搞油画的,其实,他在油画主业的同时,兼攻国画书法。他认为,中国的艺术家都应该学点中国画,画种之间可以互相渗透。
谈到艺术家与市场的关系,他认为艺术品也是一种消费品,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审美情趣、收藏情趣已经成为一般普通人的生活需求,艺术品的商品性也被扩大。他同时指出,画作在画室门坎以内,画作可以自己控制,一出门口,就不大受自己控制了,只能按市场规律运作(因有它的运行轨迹,如股票般忽高忽低),如同市场拍卖,那不是艺术规律!在他看来,画家不必着意去炒作自己,还是原汁原味的农家菜绿色食品更有益身心,他更喜欢经一定火候煲的“老火靓汤”。他认为,要想画好画,需要有一定的火候,一定要做到清心寡欲,专心致艺,才能出硕果出佳作。
在他看来,画好自己的画,能卖就卖,不要跟人家比,莫要强求。他认为,市场就是市场,有另外规律支配,有的人想不通,这有什么可生气的,有几条命好气死!不值!真的不值!
谈到艺术创作,他认为,与其凭空假设,不如自己去取舍;有了深切的体会,艺术方式就会自然而然。
对于人,他认为,人,实实在在的一个人,总有局限性。他引用其老师王肇民的一句话:不能光看好的,也不能光看一个人的缺点;对人,主要应看其主流,支流也要看其好的,要尽可能多的带着欣赏的观点、求实的态度、全面的立体的去评价一件事、一个人,关键是要恰如其分;要客观公正地看待自己和别人。自然,站在不同角度去看同样一个问题,答案也不尽相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其实,这句话含义很广。看别人的艺术作品时,要尽可能多的看出好处来,这样对自己的提高大有裨益。
在谈到立志与成才问题时,他认为,一般来说,年轻时,血气方刚,心大一点,要向最高境界去奋斗!要崇尚平常心,对待人和事,去看人看事!汤小铭认为,艺术到最后,是凭修养取胜!因为,题材、技艺这些都是共性的,只有在此共性下,有超常的心境,才有可能成为大师。他笑对笔者言,唐诗300首,但是念来念去,也就那么几首别人能记住(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能让人们记住的,确是有其过人文采的)尽管当时大人小孩都会作诗。同理,现在,能历几十载时间淘洗后、大家举世公认的名大师又能有几人!只有那些作品很有实力、拥抱时代脉搏、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才能有恒久生命力!如同文学作品一样,那些应景应酬之作,均不过是昙花一现。人们说,大浪淘沙,确有其哲理。而王肇民老师的一首诗里说过:千万人前谁识我,百年之后几名家?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对于社会上一些人谈及的成功话题,他认为:千秋功罪,任由别人评说;虽说成则王、败则寇,但公理自在人心。相信不少人都体验过火葬场现象。在给单位老干或是相关年长亲友送葬时,望着高耸入云烟囱冒出的缕缕青烟,当你意识到那转瞬即逝的青烟便是一个人的人生最后终结时,无论怎样坚强的人都难免万念俱灰,平日里的尔虞我诈、互相倾轧,一时变得无聊,失去了光彩,于是大家都变得宽容无比、善良无比。“人生不过如此”的感慨,使人们在一瞬间得以“立地成佛”。但是生活中的一些人也是最健忘的,刚离开殡仪馆没多远,哀乐之声犹在耳畔,便又陷入各种欲望的烦扰之中了:“大彻大悟”这句话,对一些人来讲,又何其短暂。尽管如此,老百姓心中是有一杆秤的。在老百姓心中,不是有句话叫: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好口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谁对社会做出了贡献,谁就会得到社会的肯定!大不了是贡献的大小。在汤小铭看来,对社会的贡献,无论大小,有贡献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