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萧县现象”对书画事业发展的启示-北京琉璃厂网www.yishu999.com

安徽“萧县现象”对书画事业发展的启示
 
来源: 中安在线

安徽“萧县现象”对书画事业发展的启示
 

  去年11月份,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馆员来皖与我馆联合就书画事业的现状与发展进行调研,并赴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安徽省宿州市萧县进行实地考察,我省文史馆部分馆员随同一并参加调研。调研组一行经过现场参观、实地采访、听取汇报、座谈后,对萧县的书画事业大加赞赏,无不为其书画渊源之久,书画大家之多,书画风尚之盛,艺术水平之高,书画普及之广所佩服。调研组组长、国务院参事郭瑞先生叹为:“震惊!”,中央文史馆员赵仁珪先生专门撰文《阳春白雪诗书画飞入寻常百姓家》并赋诗一首:“翰墨淋漓挂满堂,俱怀神采意飞扬。农家亦有钟王笔,续我国光瓣瓣香。”我们将萧县这种书画发展现象,姑且称之为“萧县现象”,并据此刍议其对书画事业发展的启示。

  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是书画事业得以昌盛的基石

  萧县古为萧国,秦时置县,现有人口130多万。这里曾出土160多方精美的汉画像石。白居易、蔡襄、苏轼都在这里播撒过文艺的种子,萧县又称龙城,清乾嘉年间,“龙城画派”风行一时。现当代又出现了王子云、刘开渠、萧龙士、朱德群等著名的书画大师,培育了大量的书画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1993年萧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

  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和激励着当地书画事业的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该县有30多个书画团体,经常参加书画创作的人达30000人之多,其中小有名气的有3000多人,省级以上的书画协会会员200多人。

  萧县群众热爱书画艺术,学习、创作书画完全出于由衷的热爱,并发展成一种民风、民俗,代代相传,长盛不衰。在他们看来,能写会画是光荣,是本事,能得到人们的尊敬,反之,则是一种欠缺。因此许多人家在聘闺女时,必备的嫁妆是书画作品,在举办婚礼时,讲究的不是大吃大喝,而是请当地著名的书画家举行笔会。薛永年先生感叹“装堂嫁女”的唐宋古风在这里历久犹存。这种普遍的风气,这种潜在的、根深蒂固的对书画的挚爱意识,更促进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更加自觉地学习书画。

  萧县群众热爱书画艺术的纯洁性是非一般地方所能及的。这里的很多学生,第一志愿是考书画类的艺术院校,并且每年都能考上二三十名。考不上的也不后悔,因为他们学书画本来就是出于热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而没有更多的功利目的。从小小少年到古稀老人,从城镇到乡村,从文人墨客到地道农民,到处可见挥毫泼墨情景,到处都洋溢着翰墨之香。

  书画,说到底是一种人文事业,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并乐此不疲的艺术形式,是人们随着物质生活不断发展,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群众、一个地区,如果大都像“萧县现象”那样,对书画艺术有不懈的追求,对书画事业有无限的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则盛,中华悠久文明则兴。“萧县现象”给了我们深深思考和启迪。正如赵仁珪先生在《阳春白雪诗书画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文中所说:“当人们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到艺术时,他所产生的效应必定会大于艺术本身,因为在人们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提升的同时,必定会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意义,社会治安、社会风气、精神文明的建设也必定会随之提升。”

  二、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注重人品与艺品的结合,是书画事业发展的一条康庄大道

  书画艺术如何对待传统,书画界、学术界早已长篇累牍地论述过,自不必多言。我们认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把人品与艺品揉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有的风格或艺术流派,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而“萧县现象”中诸多史实,则很好诠释和映证了这一朴素的道理。从萧县走出去的王子云、刘开渠、萧龙士、朱德群等大家都是这方面的典范。

  八十年代文艺复兴之后,多种思潮异常活跃,然而萧县似乎无视外界的喧嚣,更多的是沉着和冷静,紧紧地吸附在传统的主流上,分外钟情于水墨大写意。萧县从古至今遵循着艺术规律,选择了最简洁豪放的表现手法,书写着阳刚大气,中正平和之美。萧县书画风格集中体现在“龙城画派”和后起的“江淮大写意画派”。

  “龙城画派”,以写意花鸟画为主;师承传统技法,追随、崇尚“扬州八怪”;以粗犷、豪放、质朴、秀雅为特色,熔北国之雄强、南疆之灵秀为一炉;艺术特点是重传统、重笔墨、重生活、求创新。江淮大写意画派是萧龙士先生创立的,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活动于安徽江淮地区,以合肥为中心。画派成员多为萧龙士弟子及再传弟子。以写意、大写意为特征,风格豪放质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挥个人的独创性,重人品与艺品的统一结合,画派的主要成员不少已成为我国当代著名的书画家。这两个画派的共同特点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注重人品与艺品的结合。

  调研组一行来皖调研期间,恰逢纪念萧龙士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开展之时,“人品、艺品共流芳”是系列活动中大家谈论最多的话题。安徽的书画界和萧龙士的家乡——萧县都在紧紧围绕萧龙士与江淮大写意展开深入讨论,在合肥还专门召开了萧龙士艺术研讨会,出版研究萧龙士的文集和《江淮大写意书画选集》,大力宣扬萧龙士的人品和艺品,并借此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安徽书画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繁荣发展。

  中央文史馆馆员郭怡孮先生在来皖调研,特别是到萧县实地考察后,深有感慨地说:水墨写意是我们国家千年不衰的艺术传统,这是我们一千年来建立的东方绘画体系。五四以后随着西画的介入,中国绘画百年来是在与西方绘画的斗争和融合中走过来的。这些年来,这种写意精神我们确实体会的不够,在院校的美术培养中也发现了这样的问题,但是在萧县是一直坚持下来的。全国美展大家认为很高,但是也有批评的声音。写意作品很难入选,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能否再有一个全国美展之外的体系,把我们的写意精神更好地弘扬,把我们的传统发展下去。

  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注重人才培养,举办各类活动是保证书画事业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

  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注重人才培养,举办各类活动是保证书画事业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个道理浅显易懂。可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落到实处并不那么简单。它是一个长期、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群众的热情参与,还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萧县在这方面是走在前列的。

  一是各类书画组织、培训班星罗棋布。

  1981年,全国第一家县级书画院――萧县书画院成立,并与有关单位发起创办了两所艺术高中,每年为高等院校输送一批批书画人才、学而有成,分布全国各地已有数百人。

  少年书画班全县布开,除了双休日长期班,还有寒暑假的全日班,仅县城就有二十多个,人数多的班学生达一百多人。

  电视大学的书画班、老年大学、教师进修学校、萧县师范前两年开办的联合大学的书画教学、社会上传统师傅带徒弟的书画传承。

  省文史馆员郑正先生退休以后回到家乡刘套镇,创办了乡村画院“刘套书画院”及“桃园画会”,引带大批书画爱好者。该镇受郑正先生的影响,在经济并不富裕的条件下拿出20万元办起书画社。

  全县二十多个乡镇,几乎都有自己的书画组织、活动场所。

  二是各类书画活动此起彼伏,大大促进了萧县书画的发展。

  文联、书协、美协、二十多个书画学会活动频繁,在一周之内可以征集到2000——3000幅新作品,办一个像模像样的书画展。

  大、小画廊遍布萧县城乡,有不少年轻人走出去,把画廊开到北京、上海、天津、合肥、蚌埠、宿州、淮北、徐州等地,不仅弘扬了萧县的书画艺术,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少青年人有了经济实力,走进北京画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天津画院等高等院校深造。

  萧县的这些做法,不仅使书画人才尝到了甜头,也使得当地的书画事业发展步入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郭怡孮先生这样评价:萧县培养了一大批在美术上的顶尖人物,这是萧县对全国美术对世界美术的贡献。

  回过头来看省城合肥,各类书画活动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登台亮相,几乎每天都有各类书画展览开幕,红红火火,一派繁荣景象。

  比如,由我省文史研究馆、省旅游局和省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皖山徽水”系列组画精品展,历时近两年时间,共精选作品200多幅,并精选出一部分作品参加中部博览会。不仅结合旅游宣传安徽,也促进了书画创作水平的提高。

  再比如,去年省美协举办的“经典回顾与现代思考——中国画学术系列活动”,有100多位全国、省市知名画家参加展览,有20多位全国著名美术理论家为本次活动撰写论文。本次活动共举办“三个展览”和“一个大型研讨会”,出版“两本画册”、“两本论文集”。用意是激发文化自觉,把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融入到具体的工作内容中去,在展示经典国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人们艺术鉴赏水平的同时,弘扬中华文化、振兴民族精神,推进中国画这一中华文化经典的不断传承、创新和繁荣。

  再比如“徽墨百家”、“新徽派在行动”、“水墨安徽”等大型活动,多方位、立体式地推动安徽书画的发展。

  安徽目前正在推进文化大省的建设,“萧县现象”从一个方面反映了安徽文化发展的形势。萧县书画艺术是安徽涌现出来的弘扬文化的典型,其经验值得更广泛的领域推广。笔者期待着“萧县现象”在不久的将来发展成“安徽现象”,甚至于“中华现象”。(作者:王林松,编辑:刘晓东)

资讯  
·新资本入场 金融行业逐鹿艺术市场
·被市场接受就是设计最大的艺术
·相声版权拍卖试水传统艺术市场化
·.国外分支机构成为主力 外资画廊京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人文建构
·罗中立高考往事:那四年,是一次最彻底..
·全球追涨名家自画像 进入艺术家内心的钥匙
·艺财兵法拍卖篇(知己知彼...
·“80后画家”:处于艺术、市场之间

期刊  
  艺财兵法拍卖篇(知己知彼...《艺术财经》
  解读艺术品市场《文物天地》
  金融机构如何玩转艺术牌 《艺术与投资》
  艺财兵法拍卖新手篇(全)《艺术财经》
  瓷爵的形制与装饰浅谈《收藏界》
  收藏陨石,追寻《世界新闻报
  中国当代美术:市场的“宠儿”...
  收藏陨石,追寻《世界新闻报

北京琉璃厂网提供:中国艺术,艺术品收藏,艺术品拍卖,艺术品欣赏,全国拍卖行、画廊、艺术杂志、展馆、艺术机构联盟合作等专题资讯服务
 

院校  
艺术院校师生:我们这样参与奥运
动漫专业需有兴趣 高考新兴精英专业知..
马一平:以开放的思想办川音美院的教育
杨晓阳谈“大美术”、“大美院”、“大写意”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荐机构  
中国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 上海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 关山月美术馆 首都博物馆
国家画院 内蒙古博物馆 上海美术馆
北京画院 北京798艺术区 深圳美术馆
中国嘉德 中国美术家协会 广东美术馆
北京翰海 中国书法家协会 荣宝斋
北京荣宝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画店
北京保利 中国文联出版社 一得阁

返回首页 | 广告服务 | 人才合作 | 管理登录 | 站点导航 |  留言建议 |  艺术家、网址收录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24小时热线电话  010-80502908  80502339   (0)13269892595(技术支持)王先生    E_mail:60891888@163.com

公司总部 : 中国北京
版权所有:北京千年古韵文化艺术院 (北京琉璃厂网) Copyright© 1997-2050
【北京琉璃厂网总页 www.yishu999.com】